哭沈乙庵翁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卧痾传句宠称觥,归序仍能腹稿成。
十日死生逢绝笔,万流依倚失长城。
乱离残客原同命,博大真人不可名。
留咏荆轲一楼影,哀迎终古海涛声。

猜您喜欢

  • 1.《姑孰十咏·姑孰溪唐朝·李白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 2.《春日羁情唐朝·佚名乡山临海岸,别业近天堄。地接龙堆北,川连雁塞西。童年方剃削,弱冠导群迷。儒释双披玩,声名独见跻。须缘随垦请,今乃恨暌携。寂寂空愁坐,迟迟落日低。触槐常有志,折槛...
  • 3.《泊平望元朝·宗衍计程息劳牵,日晚江路永。连樯如有待,聚泊就村井。沙明鸥群回,月出人语静。心清独不寐,况乃风露冷。因思往来客,终日困驰骋。得非衣食驱,无乃缘造请。吾人方外士,素志...
  • 4.《顾总戎邀饮兴国寺次邵同寅汝学韵明朝·江源佳境真如阆苑西,清风冠盖一时齐。飞觞于我频频劝,落日催人故故低。独爱松间千岁鹤,不闻云上一声鸡。僧房暂息心如水,洗我烦襟万斛泥。
  • 5.《北点绛唇明朝·沈受先外上:玉露沾衣。九重金殿珠帘起。伫立丹墀。上下传恩旨。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