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次申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锦衣玉貌过江人,几踬尘埃剩我亲。
万恨都移疽发背,九幽更恐债缠身。
羽毛自惜谁能识,圭角难砻稍未纯。
此后溪桥候明月,一披萧卷一酸辛。

猜您喜欢

  • 1.《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宋朝·刘过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
  • 2.《次韵答甬东方彦脩见寄并柬徐生元朝·虞堪避地每承先枉问,躬耕无计服勤劬。兵戈南北家千里,风雨蒹葭海一隅。故旧岂闻真国士,笑谈唯爱老渔夫。烦君为觅蓬莱路,徐福楼船近有无。
  • 3.《赵涧边叶丹厓在雁山未回诗以寄之明朝·朱谏老怀绝驰驱,閒居少来往。枕石松下眠,步屧林间响。携农看芳田,喜见稻苗长。种秫既有秋,此外复何想。意逐浮云去,随君到空山。兴剧足力疲,不能强跻扳。去为十日期,期尽...
  • 4.《送皇甫处士赴西塾明朝·朱谋晋养母耻干禄,湖村笔代耕。经书于口授,孝友在躬行。开帐烟篱晓,篝灯雪牖明。自今邻壁鼠,应怖夜吟声。
  • 5.《风哀十首·其八明朝·李江鱼轩月冷锁深帷,怪杀冰人不此知。尘鞅鹿车飞尽处,辘轳金井断牵时。不嫌荆布安常分,只望诗书可疗饥。一段姻缘全未了,鱼轩月冷锁深帷。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