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观荷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秋阴孕晨雨,凉色润郊郭。
游侣鱼贯前,野航欣有托。
捷疾脱箭靫,飘兀卷笋箨。
萧萧葭苇风,零语挂寥廓。
菱芡纷纠缦,细杂波光掠。
败荷犹映蔚,千顷青漠漠。
淤洲得柳堤,板桥半烧烁。
一二冲烟鸥,衔鱼眼中落。
棘径夹修篁,遂陟太傅阁。
云霄万古意,相顾年腰脚。
饥僧亦逃去,租吏稍朘削。
风景举目非,谁云世外乐。
小饮敌荒寒,积虑赦缠缚。
归随捆箬舟,听噪城门鹊。

猜您喜欢

  • 1.《庆东原元朝·白朴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 2.《郊庙歌辞·善胜舞唐朝·不详圣祖累功,福钟来裔。持羽执干,舞文不废。
  • 3.《喜雨明朝·王邦畿江城三月雨,海国万家春。对此困穷日,感兹天地仁。农夫炊午黍,插种及佳辰。予亦爱予圃,扶篱豆叶新。
  • 4.《寄从弟鳣堂·其一宋朝·杨邦乂从前我亦慕耕桑,世故驱人起北窗。昨夜梦归惊邂逅,羊裘和雪钓洞江。
  • 5.《慕陶处士室元朝·刘跃有美高世士,负岩结茅庐。四壁清风生,簟瓢恒晏如。时当荷锄倦,一醉乐有馀。素琴亦在御,聊复读我书。岂不念穷独,周道摧高车。永言励贞节,金石矢靡渝。仰止彭泽翁,邈哉...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