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堂歌席戏为二绝·十树秾桃压鬓才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十树秾桃压鬓才,似花人费蝶儿猜。
看看写影春灯底,飞满歌声水上台。

猜您喜欢

  • 1.《寿董学士·其二明朝·王汝玉金章殿下日初移,白玉堂深午漏迟。后进咸宗邹鲁学,满朝皆识帝王师。新承鸠杖颁恩日,正值蟠桃会宴时。圣主只今方倚重,未容归践赤松期。
  • 2.《送祖道朝奉(名贤题作寄臧浑)宋朝·彭汝砺二月同舟出宋都,转头即是十年馀。可怜老大犹为客,莫怪寻常不作书。蜡屐阮孚人不会,鲈鱼张翰子何如。寄声莫污清风地,留与先生作隐居。
  • 3.《番阳大浸宋朝·释月涧本来清净无一物,大地山河忽渺瀰。童子不须抛瓦砾,老僧定观正斯时。
  • 4.《紫花儿序元朝·贾仲名姐姐怕不心劳意攘。哥哥又不性躁情乖。嫂嫂可要坐守行监。他如今看看衣褪。渐渐裙搀。春衫双袖漫漫将泪揞。不明不暗。几时配上金钗。接上琼簪。
  • 5.《送名医凌汉章还苕·其一明朝·朱志微恙年来不易攻,远烦千里到关中。寻常药饵何曾效,分寸针芒却奏功。絷马未能留信信,趣装无奈去匆匆。一尊酒尽伤离思,目断南鸿灞水东。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