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庄楼居一首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听雨宜宵寐,看云得晓晴。
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
塔势惊雄直,山光已满盈。
一楼谁主客,题壁护芝瑛。
(此本名廉庄为廉泉吴芝瑛夫妇所居今归将国榜)

猜您喜欢

  • 1.《水仙子·重观瀑布元朝·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 2.《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六元朝·吴当如俯层台,洞视靡遗。如持悬鉴,罔有蔽亏。
  • 3.《烟雨楼宋朝·李丹乾坤交泰气氤氲,烟雨标名望意云。自是圣时多瑞霭,莫疑蛮徼有妖氛。
  • 4.《旅怀和孟昌道韵元朝·梁宜幽兰凝露泣如啼,独爱含香满竹扉。信口诗成宁见误,快心事过渐知非。故山路远音书少,小院苔深好客稀。谁慰荒寒一尊酒,满城风雨送春归。
  • 5.《海珠游览明朝·吴旦地控鲛人室,天回象帝宫。宝花纷映水,香阁迥临空。刹影江鸿触,钟声海雾笼。戒珠长不灭,灵景夜昭融。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