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静庵寒匏簃图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
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
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猜您喜欢

  • 1.《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朝·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 2.《咏二疏晋朝·陶渊明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高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事胜感行人,贤哉...
  • 3.《清陂堂·其二宋朝·许景衡午枕攲时睡思迟,含风百顷碧琉璃。人生适意当如许,莫遣尘埃外客知。
  • 4.《金缕曲元朝·郑黻秋半红桥路。是曾孙、几尘夙幸,此生奇遇。天上人间同宴集,仙乐风飘处处。遍纷郁、非烟非雾。光近玉皇颜咫尺,共欢呼、鳌抃霞觞举。高会散,碧云暮。至今瑞鹤犹能舞。几千...
  • 5.《题画赠云倩明朝·沈守正去冬冬雪十年稀,裹树埋山太笨肥。宁似玉颜春雪样,和烟带雨故依依。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