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倦知同年感事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肝胆早知成楚越,腹心偏许寄羌戎。
何堪沧海看三变,漫向中原角两雄。
踯躅宁为投鼠器,跳踉谁挂射蛟弓。
痴儿托命吟声里,目笑尘飞万骑东。

猜您喜欢

  • 1.《求因果息争十首·其五唐朝·敦煌曲子不能忍辱经官断,不是喽啰汉。因何泼口骂尊亲。笑煞四边人。世间好事无心学,志老无知别。出语争强说是非。人我竞相欺。
  • 2.《送范希声归洛宋朝·吕陶策马太行道,西风动微凉。之子去意远,南望嵩洛乡。日驰百里足,急归拜高堂。天伦喜会合,亲侍生辉光。惜此暂阔别,送君乏词章。早晚揖回驭,秋深篱菊黄。
  • 3.《别周云厓远游十首·其二·烂柯山明朝·王渐逵石桥南去水萦连,缥缈青霞一洞天。逢着双童思故里,莫耽棋局变桑田。
  • 4.《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三宋朝·释怀深梦里移厨梦里来,梦中升座梦中斋。梦中生也梦中喜,梦里死事格里埋。万事不由人计较,一身休更巧安排。知梦里惺惺者,达磨西来□□鞋。
  • 5.《禽言明朝·伍瑞隆唧唧唧,机机矶激,女生十三未工织。阿郎何去,阿姑不我惜,机机矶激。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