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逸诗遗墨册闽人林研忱乞题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文山晚有吟啸集,尽出拘囚及绝粒。
嗟公此卷与之同,天挺人豪肺肠一。
婺源兵败誓九死,延喘从客仍把笔。
八十二章追咏怀,书势官奴句晞发。
平生遒义贯多艺,诗示鬼神想当日。
(卷中有裁诗示鬼神之句)光芒寒胆声动心,传使百世懦夫立。

猜您喜欢

  • 1.《吴山高题画元朝·方积吴山高,吴水深,吴水住宅在山阴。吴僧更爱山顶好,剔扫白云种瑶草。吴山高,何迢迢,吴门日夜生春潮。吴儿作船住船里,日日吴门弄潮水。
  • 2.《采莲曲·其四明朝·王立道采莲复采莲,莲叶青田田。舟轻风荡漾,抛失露珠圆。
  • 3.《仙师岩元朝·严士贞地僻游人到者稀,参天老蔓挂斜晖。寒潭水静蜿蜒蛰,石壁云生蝙蝠飞。列嶂背阴林影薄,空岩溜雨日光微。我来不见仙师面,太息无言独自归。
  • 4.《亡考忌日明朝·吴琏心欲成灰眼欲枯,真容无计变头颅。衰怀亦有荣褒望,未识君王出猎无。
  • 5.《采莲曲明朝·沈九畴千媚郎君百媚娘,大堤相望水中央。盈盈度桨难伤藕,细细寻丝易断肠。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