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胡园观菊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山郭满秋光,兴怀访园菊。
廊万列层层,缀枝绚金玉。
四照动寒籁,霜露气初肃。
拥随哗仕女,衣鬓微馨触。
怜取遗世姿,题品属万目。
栖鸟窥茗坐,水石衔晴旭。
旦暮餐落英,痴对风吟竹。

猜您喜欢

  • 1.《遣悲怀三首唐朝·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
  • 2.《游终南山唐朝·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 3.《燕中怀古元朝·李源道荆卿墓上草离离,郭隗台边对落晖。战国山川秋气壮,中原豪杰晓星稀。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说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
  • 4.《艳曲二首·其一明朝·吴朏金屋暖长春,兰阶人似月。但愿如月圆,不愿如月缺。
  • 5.《少年行·其二明朝·李云龙虎头猿臂捷如飞,三陷胡兵三突围。冒雪夜驰沙碛外,长缨亲系左贤归。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