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于省吾山居读书图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玩世穷年簿领间,茅庵佳处托荆关。
藏身一影如文豹,雾雨层层海上山。

猜您喜欢

  • 1.《言怀·其一元朝·李昱夜短苦日长,斋居避烦暑。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堂下。好鸟依高枝,潜鱼集深渚。以兹悟天性,至乐乃其所。悠然对书帙,发轫自太古。素心契羲轩,馀事及邹鲁。所以贤达人,白首...
  • 2.《宋朝·谢泂溪瘦玉声小,山横翠色深。
  • 3.《次韵苏东坡宋朝·释德洪先生谪儋耳,一叶航渺茫。褊心隘世议,怒骂成文章。昆虫伏孔垤,仰看青鸾翔。世欲羁縻之,凡虑不自量。琼山绕珠渊,宝光夜煌煌。我曾至其舍,月出波心房。追惟对遗编,灯火...
  • 4.《元旦雨明朝·李坚(贞夫)曙鼓微茫动海城,街头泥淖正纵横。昨宵旧雨送残腊,今日三朝悭一晴。渐老风光真觉别,殊方怀抱若为情。翻思二十年前事,曾托屠苏逞后生。
  • 5.《眼儿媚·其二·堂堂清朝·王士祯相逢曾记在秦楼。软语倚空侯。最难忘处,人称窈窕,乡是温柔。别来光景堂堂去,已事莫回头。不堪重说,韦郎非少,阿杜经秋。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