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来去扁舟凫鹜趋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来去扁舟凫鹜趋,酒痕霜气照江湖。
新吟欲比南丰橘,迭沁肝脾起老夫。

赏析/鉴赏

原题: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寄见怀之作偶占酬之

猜您喜欢

  • 1.《宋朝·朱适烧残红烛客未起,歌断一声尘绕梁。
  • 2.《念奴娇·其二宋朝·侯寘竞春台榭,媚东风、迤逦繁红成簇。方霁溪南帘绣卷,和气充盈华屋。金暖香彝,玉鸣舞佩,春笋调丝竹。乌衣宴会,远追王谢高躅。籍甚四海声名,林泉活计,未许翁知足。日日江...
  • 3.《闻蝉·其二明朝·余继登午夜枝头时饮露,斜阳叶底惯吟风。儿童最爱声清切,愁杀悲秋白发翁。
  • 4.《浮丘山居十首·其八明朝·李云龙向晓开帘望,烟林杳未分。寒虫答蕉雨,清磬逗松云。草阁鹿双卧,芝田鹤几群。瑶坛花树下,遥礼玉宸君。
  • 5.《送田成叔侍御还朝便道过里·其二明朝·李孙宸骢乘六传入长安,卧辙倾都恋豸冠。百粤疮痍膏雨沐,中朝风采法皇寒。城边仙去空留石,江上人归暂采兰。闻道柏台班落落,朝阳谁不快飞翰。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