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文书引睡那关渠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
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赏析/鉴赏

原题: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寄见怀之作偶占酬之

猜您喜欢

  • 1.《言怀五首·其三元朝·李昱魁山一茅茨,中有无名氏。头戴鹿皮冠,发白丝不理。斋居了无事,危坐乌皮几。流观高士传,放迹心独喜。红尘树外隔,清风竹间起。俗客不我过,其门静如水。嗒焉似忘我,稽首...
  • 2.《次韵子思舅宋朝·毕仲游幽居山雾合,日色晓相交。冻马空嘶枥,痴鸦不离巢。旧醅澄绿沫,新橘破朱苞。我岂扬雄比,无须苦客嘲。
  • 3.《寄致政侍郎宋朝·彭汝砺孔门弟子数三千,用舍行藏独与颜。委曲百川终至海,辛勤一篑欲为山。是非扰扰俱身外,生死悠悠亦梦间。漫爱隐居多气味,扁舟今欲与公还。
  • 4.《文与叔山园十咏·其六·芙蓉坞明朝·何吾驺纵有东山妓,何如一树花。朝朝傅粉面,带醉夕阳斜。
  • 5.《村居得欧子建书寄答明朝·李孙宸琭玉斋中坐夜分,雄谈孤绝更无群。尔时肮脏高相许,此日漂零那可闻。梦后屋梁馀落月,愁来天外失停云。江乡腊近新醪熟,咫尺何缘一醉君。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