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曾重伯六十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搴芳逐具般游岁,潭叟矜夸得圣童。
睥睨神州换歌哭,荡摩彩笔烂虚空。
九流匿腹雷声出,万象堆眉岳气通。
老去求田尊健妇,傲予遯作富家翁。

猜您喜欢

  • 1.《板屋宋朝·洪刍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日暴雨所沐。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君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台倾基平瓦...
  • 2.《一煞元朝·贾仲名肩厮并比翼鸟。腮厮贴比目鱼。手厮把合欢带同心结连枝树。头厮磕低调儿歌金缕。腿厮压高擎着倒玉壶。臂厮搂似并头莲在鸳帏宿。尽情儿颠鸾倒凤。尽兴儿弄粉抟酥。
  • 3.《拟古秋怀明朝·石宝弱龄希仲尼,无位非所患。宁知岁月驶,白日旦复旦。才逢春英陨,更睹秋河烂。温凉转世象,吐吸步仙算。虽非北海豪,却比东山慢。缅怀千古人,落叶视微宦。忠肝夺霜明,雅志...
  • 4.《无题戏赠胡南征·其四明朝·李之世阅遍三山十二楼,与郎骑鹤上扬州。交南估客来赛宝,万斛明珠得似不。
  • 5.《山游明朝·沈鍊石如悬磬四边成,泉似流珠万壑生。若遣孙郎清啸发,中天并作凤皇声。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