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陈止存翁七十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每依群从挹襟期,照坐高寒野鹤姿。
早解逃名余玩世,老犹嗜学益工诗。
湖漪写影须眉古,岩气传馨肺腑滋。
自媚商歌护栖息,天倪曼衍一婴儿。

猜您喜欢

  • 1.《济州西湖元朝·李絅渺渺澄湖望不穷,画船曾驻夕阳中。千峰倒映嶙峋碧,一水平铺潋滟红。鸦背浮金归古戍,雁行如字写晴空。玉箫吹彻游人醉,十里荷香送晚风。
  • 2.《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十一元朝·李昱子云不晓事,老厌居执戟。法言仿论语,太玄拟周易。美新无乃佞,意谓伸蠖尺。投阁身致危,于道竟何益。何如渊明翁,敝屣弃彭泽。浩歌归去来,南山耸秋碧。
  • 3.《挽孙陶圃联清朝·方士淦廿载倍亲情,握手每惊须鬓改;六旬同岁月,怆怀顿觉死生分。
  • 4.《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五十宋朝·释怀深佛身无相,染净皆空。妙体湛然,悟迷俱妄。
  • 5.《古鼎篇清朝·王又旦夜坐金景流房栊,一南一北云逢逢。谁为此者惊愚蒙?戴氏之鼎来河东,子水母土木火功。古色不辨贯与崇,翡翠青间玫齐红。饕餮怒张杂夔龙,蜿蜒之势何其工!中有一马方双瞳,...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