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过仓园啜茗初台赋示主人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飘袂来寻梅蕾红,池头亭角起春风。
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
隔茗长桥疲跛鳖,回香一水照惊鸿。
(主人教曲女弟子曰惊鸿适来游)歌怀坐接南朝梦,输借丝笔作钓翁。

猜您喜欢

  • 1.《东峰亭宋朝·刘读黄尘数骑捷书来,啸入东峰醉倚台。遥看山川消杀气,同欣寰宇扫氛埃。当年岩谷碑千字,旷世功名土一抔。有美斯人风烈壮,故亭重葺画图开。
  • 2.《遗陈生元朝·虞堪流莺罗扇夜徘徊,望断银河鹊未来。何处海门潮送月,几年空照越王台。
  • 3.《登壶山宿灵云僧舍纪怀·其二明朝·朱浙翠壁藤萝锁石门,此中又是一乾坤。扶筇俯拾天边月,举手閒招海上云。小院松寒僧自老,野田稻晚鹿成群。仙源此去争多少,碧水桃花更有村。
  • 4.《出郭遇陈生明朝·李之世立马古堤边。翩翩美少年。别怀都不语,折柳带青烟。
  • 5.《桂花清朝·牛焘丹桂花开八月中,天香飘落引秋风。人间亦有淮南树,一夜吹香到月宫。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