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喻庶三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垂老相望先我死,更谁坠绪探船山。
卅年气类期闻道,八表氛祲为改颜。
忍问海涯流恺涕,只今俎上寄痴顽。
南朝台观鸿飞处,忆泣兴衰挟往还。

猜您喜欢

  • 1.《精列三国·曹操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
  • 2.《怀刘石香隐士清朝·方仁渊我爱能诗刘梦得,虞阳一别已三秋。虚名自昔邀青眼,知己于今少白头。夜雨剪韭欣对榻,春风啜茗共登楼。扬州杜牧归来否,落日西风渺渺愁。
  • 3.《偈二十七首·其十五宋朝·释绍隆示现天宫补处身,尧风舜日耀乾坤。今朝共祝南山寿,万国来朝万乘尊。
  • 4.《黎茂才飞云见惠丫兰作此谢之明朝·何其伟楚泽根移远,谢庭色更幽。何期丛菊日,忽掷纫兰秋。绿叶阶前润,丹茎畹里抽。会须勤折佩,披拂暗香浮。
  • 5.《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八明朝·沈鍊解道秋风隔岸吹,早先吹断藕中丝。不曾看得郎骑马,何事能题骢马嘶。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