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溪上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猜您喜欢

  • 1.《春归五首·其一宋朝·朱淑真 片片飞花弄晚晖,杜鹃啼血诉春归。凭谁碍断春归路,更且留连伴翠微。
  • 2.《吕梁洪明朝·叶聪西风将客棹,飞度吕梁洪。地迥云垂野,天低雪满篷。山从丰沛下,水向泗淮通。疏凿诚非易,怀哉大禹功。
  • 3.《遥遥空所期明朝·叶太叔容易鬓成丝,遥遥空所期。有怀都浩荡,无地不嵚崎。白犬盟安得,青蝇吊可知。及今请一醉,高枕听黄鹂。
  • 4.《清聚轩宋朝·释道潜之子吟怀欲称情,故穿幽沼滀清泠。傥逢来客议深浅,但道渊源通北溟。
  • 5.《归卒歌清朝·汪由敦雪压沙场鼓声死,主将知名半成鬼。仓皇士卒强偷生,马蹶弦摧被驱箠。缚来生口不知数,不死饥羸亦疮痏。却逃斧锧得全生,分隶寨桑囚迤里。囚系空惊岁月长,雁来鸿去阅星霜。...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