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蒿庵老人见寄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轮蹄已劫风光去,聊迭盆花压酒筵。
冷接鹤声穿远海,闲寻蝶梦保余年。
列仙自媚壶中景,望帝终迷剑外天。
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犹有放生船。
(西湖放生鱼禁取食公亦禁约之一人)

猜您喜欢

  • 1.《凉州词唐朝·孟浩然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 2.《效白乐天体赋四绝为赠陈正子父·其一明朝·伍瑞隆世上好官人不知,请君试听好官诗。忧□平日犹常事,保得临危不易□。
  • 3.《题画八首·其八明朝·何吾驺閒囊绿绮访同心,石磴崎岖积翠深。只在前峰追不见,高山流水送希音。
  • 4.《奉挽张敬亭先生明朝·李循义白发中丞谢病归,法星黯已向南微。精灵复作山河气,遗事犹争星日辉。宪寺不传开府节,苍宫长护敬亭扉。我来再拜先生墓,肃肃寒风自拂衣。
  • 5.《晚步·其二明朝·沈守正月出净如洗,山水发其姿。山光澹而冶,广池沦且漪。微风吹蓼花,颤颤如不持。爱此地上影,往来互参差。良月静人意,鹤警撩繁思。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