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若兰与胡斐对答

朝代:近现代|作者:金庸|
本日大难,口燥舌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飜飜。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随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在门,饥不及餐。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争酒歌。
淮南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猜您喜欢

  • 1.《送王希尹先生元朝·叶兰萧萧白发飏凉飕,老矣中朝旧辈流。万里乾坤双短屐,十年湖海一扁舟。晚祠蘋藻归宜荐,蚤世功名得便休。惟有古城杨柳色,霜枝憔悴解人愁。
  • 2.《荔品·其一明朝·吴士玮开门倚杖日曈昽,香送千岩万壑风。抱膝树根情巳适,枕流石上趣谁同。轻翻酒帽梨花白,遥见帘衣杮蒂红。不怕四闻箫鼓沸,前身领过蕊珠宫。
  • 3.《三台令明朝·汪廷讷小生上:欲把世道堤防。可许阴骄抗阳。吾友惮妻房。消磨了一片刚肠。
  • 4.《忆家园(丽江古城卖鸡巷)四首·其四清朝·牛焘门前踪迹绝尘埃,非是主人避客来。野径小桥湾转处,难容车马破苍苔。
  • 5.《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八清朝·王士祯衮衣照路有辉光,班剑威仪出尚方。大将櫜鞬迎道左,万人鼓吹入平凉。
金庸的诗词曲代表作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