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越王台

朝代:清朝|作者: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猜您喜欢

  • 1.《书洛阳名园记后宋朝·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
  • 2.《感寓宋朝·蔡珪九官名世人,制作归一夔。达乐不达礼,汉儒言足嗤。古人寓意耳,结髦持锻锤。俗子未易识,绝艺聊相推。坐令编简门,亦以专门奇。堂堂张长史,楷妙世莫知。谓予言不信,愿视...
  • 3.《武昌南楼元朝·施钧鹦鹉洲边舣客舟,宪君邀我上南楼。胡床老子三更月,铁笛仙人一曲秋。流水白云吴夏口,西风黄鹤晋矶头。如今尽属王孙草,添得江南几许愁。
  • 4.《村居杂咏元朝·杨仲玉卜筑西郊外,开门对碧峰。芒鞋方竹杖,徙倚抚乔松。靖节多佳趣,东篱菊满丛。一樽谁共酌,清话有邻翁。
  • 5.《白云寺与诸子对菊怀何襄武伯友明朝·伍瑞隆幽人澹如菊,对菊爱幽人。密蕊经霜净,繁香入酒新。栽依无树域,开并散花晨。采采山中暮,何由寄所亲。
康有为的诗词曲代表作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