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朝代:清朝|作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
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
涛声怒断浙江潮。

赏析/鉴赏

【注释】:

猜您喜欢

  • 1.《元日同麻万纪王振叔行南寺五首·其四宋朝·周行己南寺桥头缓缓归,却来高阁更迟迟。水边白鹭双双立,树杪乌鸦个个飞。
  • 2.《山中秋夜感兴·其四明朝·王渐逵击壤吟成梦已非,每因康节畅玄机。閒随安乐窝边去,带得先天一片归。
  • 3.《暮夜金明朝·石宝暮夜金,光陆离。故人心,君不知。金经百炼不爽毫与釐,故人之心良似之。还君金,君往矣。但愿君为清白吏,绝胜千金报知己。
  • 4.《与欧敬斋夜酌高道士炼室明朝·佘世亨江柳依依水国春,眼中时序一番新。未誇石室逢仙客,且喜临邛有故人。酒盏浸消千古恨,莺花聊伴百年身。韶光转瞬须臾事,莫漫停歌泪满巾。
  • 5.《泊丹阳明朝·汪元范晚次丹阳道,舟停赤岸林。云容垂岭薄,秋气入江深。落叶随寒雨,栖乌噪暮阴。风帆无定泊,行子若为心。
康有为的诗词曲代表作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