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奉符知县马寺丞永伯捕蝗回有作

朝代:宋朝|作者:石介|
天道不可诘,吾当责尔螟。
方今绝才惹,何故播膻腥。
野草离离尽,秋禾穗穗零。
知君恤民意,鬓减数茎青。

猜您喜欢

  • 1.《南轩松唐朝·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 2.《飞鸢宋朝·田亘涏涏晴空作鹘盘,仰空谁不羡高闲。岂知尽日劳心眼,只在尘寰腐鼠间。
  • 3.《依韵和田虎通判兼呈品防签判四首·其三宋朝·陆佃剧谈终日少文移,幕府新开盛一时。羊酪未妨留灌顶,蟹螯何苦负操卮。诗成醉里遗忘易,思发花前属和迟。更许此生刚节在,祇应惟有岁寒知。
  • 4.《杨州对客明朝·占城使臣三月维扬富风景,暂留佳客与同床。黄昏二十四桥月,白发三千馀丈霜。玉局诗翁贤太守,红莲书记好文章。欲寻何逊旧东阁,落尽梅花空断肠。
  • 5.《无题戏赠胡南征·其三明朝·李之世南海头珠敌火光,尚嫌粗重不胜妆。酴醾露掠乌云鬓,笑杀涂朱与抹黄。
石介的诗词曲代表作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