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绵席上呈知郡王虞部

朝代:宋朝|作者:石介|
何事相逢悲喜并,倏然相别二周星。
主人鬓发无多白,幕客褴衫依旧青。
目极同思故山断,涕危共在异乡零。
阶前丝竹虽嘈杂,不似南湖湖小听。

猜您喜欢

  • 1.《画眉鸟宋朝·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2.《第七十七梁山道场颂宋朝·释义青路穷岸仞问山翁,别指岩西岭近东。拟进雾垂岚色重,回头顶见太阳红。
  • 3.《鹈鹕行明朝·吴麟徵山林畏豺虎,川泽畏鹈鹕。鹈鹕大身嘴,项有百石壶。挈壶赴春波,抒水如辘轳。鼓翅风雨骤,所集无渟污。巨鱼掷千尺,力绝僵泥涂。小鱼濡沫乾,骈首安就屠。膻腴饱馋吻,狼籍...
  • 4.《春日游海印寺明朝·李时勉禅刹凌空出,山门近水开。远寻祗树曲,斜过禁城隈。鸟熟当庭下,僧閒爱客来。一灯还续火,历劫独馀灰。傍海宜看月,谈空想渡杯。佛存金拥象,砌古石扶台。方丈无尘到,危巢...
  • 5.《初夏即事明朝·芮观莫惜春归去,清和亦自幽。晓云移树色,宿雨滴阶流。花底莺声细,溪边麦浪浮。昨听邻叟语,总是话田畴。
石介的诗词曲代表作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