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田公不遇

朝代:宋朝|作者:石介|
主人何处去,门外草萋萋。
独犬睡不吠,幽禽闲自啼。
老猿偷果实,稚子弄锄犁。
日暮园林悄,春风吹药畦。

猜您喜欢

  • 1.《鹧鸪天·春暮宋朝·黄升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
  • 2.《石角山宋朝·柳应辰□□□□山几重,与君吟望意无穷。当时共指白云外,今日独行青嶂中。案牍暂休聊自适,篮舆乘隙若为同。九嶷秋约心先到,岩月斓斑桂子红。
  • 3.《陪陶使君暨诸公游海幢寺拟呈空和尚明朝·王邦畿地势趋江出,天风接海回。林栖真性命,潮长幻楼台。万象呈心印,群公作赋才。几时开白社,陶令复能来。
  • 4.《寄宋国宝·其一宋朝·许景衡问君何日过留都,想见初寒尚在涂。一去尘埃事奔走,归来门巷更荒芜。声名尽欲倾时辈,贫贱今方见丈夫。勉矣此生忠与孝,扁舟未好问江湖。
  • 5.《送叶井叔归樊上六首·其五清朝·王士祯西山松枥多,谷口好泉石。君登九曲亭,苏公有遗迹。
石介的诗词曲代表作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