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

朝代:宋朝|作者:李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

猜您喜欢

  • 1.《胡琴行元朝·王钝馆陶巡简鄩州客,煮酒烹羊留悦怿。席前白发老伶人,手操胡琴声裂帛。初如岩溜响秋风,又若林莺调晓舌。嘤嘤咿咿离鸾鸣,切切嘈嘈丹凤别。座中万壑松涛生,鹤梦惊回山月白。...
  • 2.《闺梦·其二明朝·王润凉沁纱帏菡萏风,簟纹斜印玉肌红。觉来泪滴鸳鸯锦,一段云情似梦中。
  • 3.《元夕宋朝·赵师古来灯火盛维扬,今岁元宵乐未央。祇欠明皇拥仙仗,綵云高处舞霓裳。
  • 4.《东馆楼宋朝·钱协帘影隔朝暾,云低昼尚昏。山形分歙翠,溪色到江浑。日尽天垂幕,歌馀酒满尊。栏干不堪倚,归思断乡魂。
  • 5.《睡起明朝·石宝白昼清如水,当轩纳好风。形忘开口外,乐在曲肱中。竹榻偏怜旧,绳枢不避穷。偶怀徐孺子,还愧食非躬。
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