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

朝代:宋朝|作者:李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

猜您喜欢

  • 1.《简寄王亦房明朝·包衡适意贫亦得,有山身便留。新交澹成故,夏日閒如秋。门外青未了,垆头白且浮。寄来诗更好,一咏不知愁。
  • 2.《望春曲明朝·石宝百花篱边夜飞雨,蛱蝶愁多散还聚。惜春心绪无奈何,欲逐游丝成万缕。花间好鸟鸣聒聒,柳风吹绵绕天末。一春不敢上高楼,记得楼前嘶叱拨。郎去去不来,花残春又开。门前远人...
  • 3.《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其二十三明朝·江源荣荣窗下兰,含薰待清风。安知物为贵,直在百年中。
  • 4.《雨中柬郑道行明朝·佘翔二月雨声寒,萧条拥鹖冠。疏钟沉别院,独鸟下空坛。久客嗟燃桂,深山想采兰。君家书带草,何似故园看。
  • 5.《次兖郡清朝·王士祯翠华初过鲁,宗国此遗墟。犹忝持旌节,何殊奉乘舆。川原接凫绎,风物近青徐。独愧钟离意,名符发瓮书。
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