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只因未有良媒在

朝代:宋朝|作者:施宜生|
只因未有良媒在,直到如今万万秋。

猜您喜欢

  • 1.《千秋岁·其一·用秦少游韵宋朝·丘崇梅妆竹外。未洗唇红退。酥脸腻,檀心碎。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似恨谁能会。迟见江头盖。和鼎事,终应在。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牵醉梦,随...
  • 2.《赋得同江华令贯之黄兄游阳华岩一篇宋朝·练潜夫万里苍山麓,阳华古洞天。晨光迎海日,昼暝入溪烟。穴窾蛟龙蛰,峰巉鬼魅镌。初筵堂半辟,末势霤孤穿。玉乳垂虚窦,金沙引漫泉。栏危浮绝壁,庋迥跨遥川。隐约烧丹灶,横斜...
  • 3.《送王晋之还朝(清旧抄本下有得归二字)宋朝·苏过承平绝羽书,盛德戢武威。将臣归宿卫,礼乐班王畿。君侯褒鄂裔,汗血馀光辉。马上谈诗笔,笑学孙吴非。往年缀内朝,缓带临戎机。驾言樽俎间,已觉枹鼓稀。我卜颍水居,里社...
  • 4.《题黄山壁宋朝·释德洪夜雨晓晴春盎盎,绿愁红醉思迢迢。独存滋味无人会,笑看柔风拂柳条。
  • 5.《山居吟·其五元朝·清珙茅屋低低三两间,团团环绕尽青山。竹床不许閒云宿,日未斜时便掩关。
施宜生的诗词曲代表作

施宜生(1091年—1163年),原名施逵,字必达;后改名宜生,字明望,晚号三住老人,福建邵武人。北宋至金朝时期大臣。
博闻强记,少时即由乡贡入太学。政和四年(1114年),擢上舍第,试学官,为颍州教授,从赵德麟游。金兵入汴,投顺刘豫,入金为翰林学士。从范汝为义军,后获罪愆,乃北上仕伪齐,复入金,官至翰林讲学士。
正隆四年(1159年)出使宋朝,宋臣以“首丘”讽之,施宜生意动说:“今日北甚劲”。又以笔扣桌道“笔来,笔来!”以隐语泄露军机,暗示宋朝开始警备。次年,除翰林学士。大定元年(1161年),得疾。大定二年(1162年)致仕。大定三年(1163年)六,施宜生去世,年七十三(传言误称其使宋回国后遭到金人烹杀)。
施宜生工,在颍州深受苏(轼)门濡染,甚有诗名。曾有文集,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