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朝代:宋朝|作者:施宜生|
感事伤怀谁得知,故园閒日自晖晖。
江南地暖先花发,塞北天寒迟雁归。
梦里江河依旧是,眼前阡陌似疑非。
无愁只有双蝴蝶,解趁残红作阵飞。

猜您喜欢

  • 1.《耒阳溪夜行唐朝·张九龄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 2.《题四老图明朝·王立道四老不知姓,相逢各问年。山深无甲子,黄发故依然。
  • 3.《题徐氏野耕元朝·杨镒寥寥箕颍邈千年,高士犹耕谷口田。春陇落花双袖雨,野桥流水一犁烟。未交聘币应难识,终卧茅庐亦自贤。芝草琅玕深几尺,秋来移种白云边。
  • 4.《天王寺春望明朝·田汝悚招提春望尽烟霞,绿竹青松老衲家。门对三山纡宋苑,碑传二帝狩胡沙。云边虚阁流清磬,树里寒僧演《法华》。人代几回登眺处,空余辇道夕阳斜。
  • 5.《送高念东先生予告还山五首·其五清朝·王士祯曾穷华盖与钩陈,又到朱陵蜃海滨。不信仙人十洲地,也传风俗似吴人。
施宜生的诗词曲代表作

施宜生(1091年—1163年),原名施逵,字必达;后改名宜生,字明望,晚号三住老人,福建邵武人。北宋至金朝时期大臣。
博闻强记,少时即由乡贡入太学。政和四年(1114年),擢上舍第,试学官,为颍州教授,从赵德麟游。金兵入汴,投顺刘豫,入金为翰林学士。从范汝为义军,后获罪愆,乃北上仕伪齐,复入金,官至翰林讲学士。
正隆四年(1159年)出使宋朝,宋臣以“首丘”讽之,施宜生意动说:“今日北甚劲”。又以笔扣桌道“笔来,笔来!”以隐语泄露军机,暗示宋朝开始警备。次年,除翰林学士。大定元年(1161年),得疾。大定二年(1162年)致仕。大定三年(1163年)六,施宜生去世,年七十三(传言误称其使宋回国后遭到金人烹杀)。
施宜生工,在颍州深受苏(轼)门濡染,甚有诗名。曾有文集,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