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寄清江林崇高先辈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十年沧海寄萍踪,迢递乡山思万重。
鸟外明河秋一叶,天涯凉月夜千峰。
心知久别魂应断,生事中年梦亦慵。
无限相思何处着,越山仙岛树蒙茸。

猜您喜欢

  • 1.《戏留僧圆益宋朝·毕仲游城头云景晓漫漫,未雪先惊特地寒。明夜若能沽美酒,诗僧应不问归鞍。
  • 2.《清平驿·其二明朝·丘元武雕墙高筑是谁家,拥护山城遍赤霞。故部石台春度曲,新营板屋夜吹笳。空传虎拜离宫柳,不记龙巡上苑花。十载南人凭吊歇,书生簪笔夕阳斜。
  • 3.《寒食明朝·申佳允轻寒雨霁绿杨天,士女春畦竞翠钿。舆梦依稀山色在,滏阳极目午桥烟。
  • 4.《漫书二首·其一明朝·石宝峄阳生孤桐,弦之以吴丝。坐令风雨色,变出阳春词。可以养圣性,可以献帝墀。孤高谅有合,君子贵后时。
  • 5.《自金陵过当涂访林阳仲明府次其见赠韵明朝·李之世笑拂淄尘满敝衣,行藏休问是耶非。聊从白下轻移舫,间借青山暂息机。镜渚平涵犀影媚,花郊绣衬麦苗肥。到来仙署庭如水,清夜朱弦对月挥。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