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海上陈文学·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瀛海东风后,壶山夕鸟边。相逢花历历,恨别草芊芊。

细雨延春酌,疏灯耿夜眠。明朝江浦上,何处复怀贤。

猜您喜欢

  • 1.《咏雁字二十四首·蒹葭白露早纷纷明朝·唐时升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朔漠南来应累译,衡阳北望尽同文。方思坐卧观三日,又见纡回作五云。一一总成龙凤质,可教容易换鹅群。¤
  • 2.《楸子树明朝·郭登窗前新栽楸子树,去岁移自东君家。根深土冻重莫致,挽以两犍载一车。方经旬日即蓓蕾,秋深结子如丹砂。人言此特余气耳,来岁未必能芬葩。我初闻之稍惊怪,重以土俗相传夸。...
  • 3.《友人惠蒲草寄谢二首·其二明朝·何吾驺尧世天初韭,周文爰作菹。碧滋环砚石,灵异八图书。密养知心细,勤披与俗疏。未论逢大药,得意并观鱼。
  • 4.《送姚司理座主赴内召六首·其五明朝·何吾驺谁向龙门指别途,秋风应似别情纡。珠宫一片波心月,得入仙舟梦里无。
  • 5.《万竹亭清朝·王士祯大竹如盆盎,森梢覆古岩。试尝甜苦笋,亭上脱春衫。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