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沧波杳无际,望望入扶桑。杖锡游何处,归途信一航。

龙宫朝洗钵,鲛室夜焚香。法侣遥相待,松枝偃旧房。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大德歌·冬元朝·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 2.《送黄元宾还乡宋朝·许景衡寄语黄夫子,而今正好行。麦秋最凉冷,梅雨半阴晴。客路空形役,乡山独眼明。偏亲应更喜,少妇好家声。
  • 3.《送王晋之还朝(清旧抄本下有得归二字)宋朝·苏过承平绝羽书,盛德戢武威。将臣归宿卫,礼乐班王畿。君侯褒鄂裔,汗血馀光辉。马上谈诗笔,笑学孙吴非。往年缀内朝,缓带临戎机。驾言樽俎间,已觉枹鼓稀。我卜颍水居,里社...
  • 4.《浪淘沙·穆溪春涨明朝·李冕细雨一江横。两岸啼莺。桥头夜听泊船声。客去题残秋后句,倏忽春成。蚕长麦云平。雨止初晴。野花无王一时生。独上江亭追往事,坐数残更。
  • 5.《题画明朝·李坚(贞夫)奚童背锦出郊坰,乘兴閒来访友生。秋意满天枫叶暗,隔林遥听读书声。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