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台江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无诸古城外,潮满合沙洲。宾从留骢马,壶觞度彩舟。

山回川夜月,

猜您喜欢

  • 1.《春光好·蘋叶软五代·和凝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 2.《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明朝·于慎行延英别殿倚平台,问道恭承步辇来。讲席平依丹地转,经函近对御筵开。凝旒晬穆闻天语,委佩从容列上台。圣学方隆恩礼茂,儒臣长此奉康哉。
  • 3.《泰山杂咏·其四·桃花峪明朝·王弘诲流水晴悬碧涧霓,桃花春似武陵溪。东方自拟随王母,纵少渔郎路不迷。
  • 4.《一煞元朝·贾仲名肩厮并比翼鸟。腮厮贴比目鱼。手厮把合欢带同心结连枝树。头厮磕低调儿歌金缕。腿厮压高擎着倒玉壶。臂厮搂似并头莲在鸳帏宿。尽情儿颠鸾倒凤。尽兴儿弄粉抟酥。
  • 5.《金钱花明朝·沈受先生上:长亭芳草凄凄。凄凄。舟横野渡人稀。人稀。行色壮。步徐徐。何日里。到京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