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浦帆归·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浦溆沿村曲,孤帆一片秋。风移篷里轴,影拂水边楼。

鼓枻惊初雁,鸣弦起夕鸥。江湖波浪紧,幸喜见安流。

猜您喜欢

  • 1.《失调名·上战场唐朝·敦煌曲子十四十五上战场。手执长枪。低头泪落悔吃粮。步步近刀枪。昨夜马惊辔断。惆怅无人拦障。险径。
  • 2.《夜坐(效孟浩然)元朝·李昱亦知今夕好,无地著尘埃。人在月下坐,风从树里来。对巢栖鸟定,照影去萤回。更道襄阳叟,清诗解品裁。
  • 3.《舜庙明朝·王佑诗南海苍梧万里遥,重华遗迹在山椒。地灵尚忆迎龙鼓,天籁如闻奏凤韶。大禹玄圭功已告,二妃斑竹恨难销。小臣再拜瞻龙衮,但觉薰风满袖飘。
  • 4.《李伯纪丞相挽诗·其五宋朝·曾开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定应真不死,归卧白云边。
  • 5.《避暑和王和仲四叔清朝·杜士桂避暑僧楼上,高窗四面开。长天看鸟尽,终日少人来。山断虹边雨,花蒸水底雷。求仙何必远,只此是蓬莱。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