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逢僧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猜您喜欢

  • 1.《寄高適唐朝·杜甫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 2.《闲居宋朝·黄希旦草堂啸傲动经年,已把生涯付自然。谩费工夫披古籍,懒通名字谒时贤。炉中闲养阴阳火,身外谁求子母钱。寄语王褒如著论,不同呼吸学神仙。
  • 3.《游石台寺宋朝·释德洪岁晏身心无一事,江山信美又吾乡。去年今日黄河北,夜趁明驼上太行。
  • 4.《次陈秉常见寄韵·其二明朝·吴琏爱作山翁懒作官,远书珍重示心肝。舞雩童冠春风暖,剡曲舟航夜雪寒。投老喜逢尧日月,教儿应习鲁衣冠。何时一赴珠江约,粗粝相忘日笑餐。
  • 5.《竹枝词明朝·吴士玮溪上鸳鸯太煞騃,三三五五濯波来。沙抟龟蟹欺鸡冠,溜急鱼虾夹蚌胎。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