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友人尉吴门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泮林才子闽州彦,抱得麟经过淮甸。自从典教入王门,几度春风候玉辇。

今年作县下吴门,吴门烟月倍离魂。岂知梅福为仙尉,莫学陶潜纵酒樽。

吴门忆昔扁舟度,正是故人任官处。丹枫江上碧天秋,疏钟声外寒山暮。

嗟予浪迹西复东,年年道上随飞蓬。献赋无因谒明主,弹冠自笑空龙钟。

长洲苑外多佳致,山水闲时日应至。宦游莫比在长沙,圣主恩深汉文帝。

猜您喜欢

  • 1.《思母元朝·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2.《秋晚睡觉元朝·陈益稷海水盈盈漏转筹,霜风吹角出谯楼。梦残淡月五更晓,心远孤云万里秋。玉帛几年宾上国,诗书半出老中州。平生事业浑如昨,无奈青灯照白头。
  • 3.《寄道夫三首·其二宋朝·释德洪石渠天禄略上口,长啸簿书欺得人。龙卷大身藏一发,儿曹聊尔与相亲。
  • 4.《中湘寒食明朝·岑徵杜宇声残换物华,断魂原不为思家。不堪逆旅逢寒食,况复愁中对落花。沅浦有怀捐佩玦,楚歌无调变龙蛟。朱弦欲抚难成曲,水咽临湘起暮笳。
  • 5.《听雨明朝·李之世生计原非利与名,若为踪迹滞颜城。忧霾厚地犹嫌浅,笑买黄河不肯清。寒入瓦炉香细细,风敲纸格火荧荧。撩人一夜潇骚雨,听彻残更梦未成。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