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必宗题高漫士山水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水墨不求似,意在丹青表。前朝独数僧匡然,后有方壶可同调。

龙门此日发天机,挥霍霜毫亦神妙。遥林积水湛清晖,金削芙蓉连翠微,中有白云朝暮飞。

云飞尽逐青山去,山灵笑谢红锦衣。主人原是幽栖者,乔木苍苍此山下。

我亦沧波淡荡人,醉里閒寻有声画。

猜您喜欢

  • 1.《最上乘·其一·顺水流四首唐朝·敦煌曲子别无言,别无语。无言无语名不取。无量劫来不思议,即应即舍生净土。
  • 2.《奉简莘叟宋朝·沈辽红叶飘萧秋后山,相望止在一溪间。老夫无用方安命,夫子何为蚤闭关。世事不随歌吹乐,此身略与水云闲。经年不见宁相外,安在区区事往还。
  • 3.《七夕次苏校书韵明朝·王汝玉玉树金风晚乍闻,秋光南国未三分。露凉将拟投班扇,才拙空惭续柳文。千里忆归吴苑外,频年客计楚江濆。仙家此去知何处,只隔瀛洲五色云。
  • 4.《题画杂咏·其三明朝·王汝玉潮痕带晚沙,云影连春树。隔浦漾舟来,应寻酒家去。
  • 5.《送许常宋朝·杨杰连年去乡国,从我赴南官。一日学不废,双亲心自宽。朝廷尚公正,场屋进孤寒。去去勿陨穫,青云翔羽翰。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