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法师东南秀,成行独清苦。一锡行挑贝叶书,孤帆笑别扶桑树。

茫茫海水无行路,水月澄澄印禅悟。经梵朝残五老云,钵盂夜洗三山雨。

随缘忽复东归去,万里鲸波一杯渡。夜半龙吟丈室云,天边鸟没千峰曙。

尘缘未断那可攀,别后知师向何处。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湘中唐朝·韩愈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 2.《惜春词唐朝·温庭筠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 3.《群鹤咏南北朝·萧道成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 4.《次韵王功达见寄宋朝·许景衡乌府参风宪,鲰生负德音。投閒虽白首,体国尚丹心。天上浮云散,江边秋色深。第知歌击壤,宁复赋愁霖。
  • 5.《逍遥乐元朝·郑廷玉我则索仰神灵保佑。为孩儿所事存心我怎肯等闲罢手。儿也闪的我来有国难投。忍不住两泪交流。莫不是我前世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