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蜀·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归到山林何事业,木棉花发杜鹃愁。

猜您喜欢

  • 1.《问汉亭明朝·王佐(汝学)借问河东织女星,可曾七夕有郎情。牛郎只在河西住,乌鹊为桥早晚成。
  • 2.《和深之饮字宋朝·彭汝砺穷阴方欲归,故故作凝凛。乾坤几日雪,昼作宵还甚。寒威镇氛沴,和气生丰稔。君子有酒食,健啖亦豪饮。齑盐本吾味,笑此已多品。芬芳臭如兰,烂熳文似锦。夜阑烛花低,更转...
  • 3.《赠无树上人·其一明朝·李之世住山凡几腊,渡海忽经年。布衲冲云破,芒难踏岭穿。拈诗呈了义,不语悟单传。我亦同飘梗,茶香暂结缘。
  • 4.《长安道三首·其三明朝·沈鍊长安九门路,车马不曾閒。借问驱驰者,何人谒帝关。
  • 5.《送吴公子自天台归阳羡明朝·沈守正延陵公子字嘉名,古锦奚囊发赤城。绣岭不争雄构绣,清溪专为壁人清。亭亭白鹤云中起,渺渺朱霞天末生。彩笔巳还无可赠,他年竹下共班荆。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