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荅陈沧州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白发沧洲似者稀,瑶华应愧寄林扉。每怜独客如萍梗,更有何人惜布衣。

梧叶满庭残暑退,青山对酒小凉归。莫愁璧水音尘远,早晚关河候雁飞。

猜您喜欢

  • 1.《卢光稠未举南康时谣(题拟)唐朝·佚名卢破黎头出,李子始花开。潭深鱼正聚,杨柳两边栽。
  • 2.《病起有作元朝·陈镒披衣晓起坐中庭,稍觉春深肺气平。游宦三年头愈白,居山数月梦还清。阶兰楚楚新芽茁,径竹猗猗绿笋生。幸喜晚年无别事,有田二顷乐归耕。
  • 3.《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三宋朝·沈遘笳鼓周南地,公尝此保釐。都人怀旧德,行路起新悲。昔我祈难老,今天莫慭遗。呼嗟如可赎,犹愿百身为。
  • 4.《春日杂感和程佛肩陈佐卿原韵八首·其五清朝·方鹤斋经纶只在诈虞中,盟誓都如过耳风。马齿不归中厩宝,鹿皮买尽蜀山铜。抚摩盗贼难为子,饱死侏儒败乃公。安得长谋纾魏绛,八音调叶似和戎。
  • 5.《龙门山色明朝·丘起凤凿断层崖伊水流,巃嵷双阙壮金瓯。雨浮爽气清来阁,风送晴岚翠晃楼。载酒波心停去棹,扶筇洞口豁吟眸。不徒环秀开图画,扼险能纾南顾忧。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