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遇集呈陈绅进士因观故人陈则诚博士书至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冠盖相欢冶城下,王壶青系酒如泻。君是南宫第一流,予乃夷门最卑者。

别来看君毛骨奇,美髯大颡仍赤眉。丈夫意气有如此,男儿性命那可知。

结交况复同乡里,年少唯君最知己。相看不忍问同袍,十人几个黄泉里。

生别故园长苦辛,又愁亲老更家贫。三年古戍乡心远,四壁秋风山鬼邻。

桐边校文近有书,书中还道意何如。乃知别后相思苦,未必青云交态疏。

猜您喜欢

  • 1.《戍妇词·其一元朝·汪鑫两地魂消万里愁,君犹荒戍妾空楼。去时抛弃无情镜,留与归人照白头。
  • 2.《题徐氏贫乐亭元朝·陈镒人人慕富贵,富贵多危机。不如贫乐者,自得道所资。卓哉南州士,澹然岩壑姿。洁身事高蹈,心与千载期。蟾峰飞白云,蟾溪涣清漪。世虑日以淡,道味日以滋。壶觞自酬献,文字...
  • 3.《宋朝·苏迨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
  • 4.《出塞曲八首·其七明朝·江源岁岁戍河源,天寒衣不完。始觉边兵苦,谁为天子言。将军奏战绩,中国竭财源。请下轮台诏,馀生入玉门。
  • 5.《兰阳即事·其七清朝·仝卜年一夜秋风拂鬓华,萧然兴味似山家。幅巾短褐西窗下,黄叶煨炉自煮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