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玉腕罗裙陌上桑,南枝袅袅北枝长。殷勤为谢青云客,莫把黄金买路傍。

猜您喜欢

  • 1.《移居明朝·王邦畿偶过江边路,西风岸上生。因贪山水趣,遂有住居情。细草秋心绿,长松暮气清。卜居在深巷,庭月向南明。
  • 2.《寄题彭思禹水明楼宋朝·释德洪议郎诗眼发天藏,咄嗟办楼临汝水。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平生肮脏笑伊优,官冷对人言少味。...
  • 3.《去妇叹赠三溪包公·其二明朝·何维柏入门敬事姑,辛苦挈孩稚。不得娣姒意,伤哉中谗忌。
  • 4.《客中至日·其一明朝·李之标至日风兼切,羁栖堪自怜。目随归鸟尽,心逐暮云边。故国烟霜候,他乡留滞年。天涯归梦短,愁杀线长悬。
  • 5.《送丘少府之浚县明朝·沈鍊绾绶佐专城,为郎已不轻。但能持节操,何惧少声名。折柳讵胜赠,看花在此行。怜君是知己,相许慰平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