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读书·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声声连梵音,人影与禅心。散帙维摩室,悬灯支遁林。

灵花开户落,法雨下帷深。洙泗东流去,真源何处寻。

猜您喜欢

  • 1.《其二唐朝·不详硕学师刘子,儒生用与言。
  • 2.《嶓冢宋朝·张方平江汉朝宗入海长,尝蒙起浪卷轻航。金牛西路经嶓冢,却见微源此滥觞。
  • 3.《培才再和叠韵奉答清朝·方仁渊东陵多妙句,气压鲍参军。旗鼓知无敌,推敲兴不群。君方歌白雪,天亦酿彤云。三复盥薇罢,芬芳齿颊曛。
  • 4.《予在龙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晨未消作诗记之二首·其一宋朝·释德洪终夕不自寐,老逐客愁长。寒威正折绵,归梦不成往。萧惊闻打窗,气势颇舂撞。地炉对残缸,瓦沟集清响。起看雪覆砌,秀色动屏帐。归来檐溜滴,坐席初未暖。乃知春草微,已出...
  • 5.《重登雪浪阁明朝·李之世朱楼映带绿萝新,指点灵关迹已陈。台馆到来浑旧识,江山别后几游人。松风送雨吟虚阁,雪浪飞花捲暮津。惟有玄潭清似昔,八年重浣客衣尘。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