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良归山图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抽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候在烟霞。如今悟得全身计,不似从前博浪沙。

猜您喜欢

  • 1.《鲁东门观刈蒲唐朝·李白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 2.《述梦宋朝·王钦臣晓雪谁惊最后时,土膏方得助甘滋。岁功已觉三元近,春事何忧一览迟。不著寒梅容触冒,半留红杏惜离披。神交彼此无劳辨,更为公题述梦诗。
  • 3.《古意四首·其三元朝·吴敬庭夏日苦炎热,但愿一夕凉。及此秋气深,蟋蟀鸣近床。物情亦知时,催制公子裳。户牖当绸缪,岁晏饶风霜。感此发学儆,终然惜流光。
  • 4.《寄题补陀明朝·宋应昌洛伽山浸海波中,大士西来彼岸通。不是世人迷苦海,肯教说法到天东。
  • 5.《雨夜怀其年园居清朝·王士祯久客春向暮,欢游罢不适。孤馆歇清漏,卧闻春雨滴。暗蛩吟幽草,寒灯耿虚壁。念我同心人,咫尺何由觌。雨声湖上来,萧条散芦荻。此时掩关卧,应听林间笛。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