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黄鹤楼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英雄寂寞馀芳草,鹦鹉凄凉但远洲。

汉口月明鸿影度,武昌云断笛声秋。行人更莫频登览,铜辇时逢帝子游。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标指六偈(并叙)·语默宋朝·释清远至道非言,言亦可传。可传何也,应物而宣。言虽应物,物自无物。无物之言,言音自没。绝言之语,妙应还普。道非晦明,语默同取。举复谁唱,物物虚旷。咸通大千,遍乎尘想。...
  • 2.《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四宋朝·释怀深红日三竿高枕处,黄粮一钵饱斋时。分明千圣排肩立,不肯承当过在谁。
  • 3.《答袁朗生明朝·李云龙思君属秋日,惆怅望枫林。鸿雁暮天远,芙蓉秋水深。有怀劳梦寐,欲往隔江浔。牛渚闻高咏,因风报好音。
  • 4.《行边明朝·沈思孝青春蹀躞紫骅骝,又见边城叶作秋。横槊漫题鹦鹉赋,登坛犹着鹔鹴裘。尊前八阵生风雨,腰下双钩烛斗牛。翻笑故人称燕颔,自来无意觅封侯。
  • 5.《似娘儿明朝·邵璨生上:今日是何年。优诏许持返故园。遐荒万里循行遍。周贫恤困。摧豪擿隐。从教黎庶无冤。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