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僧·禅室焚香夜坐同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禅室焚香夜坐同,寺前新塔起悲风。浮云自是同生灭,空使行人哭远公。

猜您喜欢

  • 1.《塞下曲唐朝·卢纶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 2.《招饮野航亭简谢玉山主人元朝·姚文奂高君自家会,招此真率宾。昔人酒令图,一行当一新。少焉日卓午,飞马秋风尘。国色□皓齿,天香堕舞裀。祇愁草茅土,形秽珠玉滨。
  • 3.《麻源诗宋朝·蒋之奇泉飞石磴尚微红,涧出铜陵碧数重。遥想谢公临郡日,几回屐齿印苔封。
  • 4.《喜跂蹈登科注官(馀姚鸟程)宋朝·刘挚祖门俦子又诒孙,善庆儒科燕后人。雁塔继题三世字,桂林仍见两枝春。稽山照邑天如画,霅水浮州地绝尘。我亦浩然归思起,明年双棹趁吴莼。
  • 5.《宫词十首·其二宋朝·卢秉草浅天边碧,花匀日脚红。须知亲帝泽,不必藉春工。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