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琉球典簿程氏赐归番易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冠带趋朝沐宠光,曾将声教化夷王。扶桑东际非吾土,彭蠡西流是故乡。

白首还家江上骑,青山独对雪边房。悬知陆贾风流在,不羡裴家绿野堂。

猜您喜欢

  • 1.《予夏中卧病起已见落叶因取渊明诗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赋十章遣兴·其一宋朝·李彭西岭障斜日,澄江来绕门。归鸦千万点,暝色入远村。
  • 2.《崇禅者觅诗归江南宋朝·释德洪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行藏类隐峰,两踏...
  • 3.《太史溪怀古明朝·朱应枢濑流宛转抱山城,父老犹传太史名。莫道楚江曾被放,只看闽水尚增荣。吴堤桃柳多摇落,艮岳莺花几代更。惟有高贤憩足地,潺潺不尽古今情。
  • 4.《登岱·其七明朝·李化龙千盘鸟道转云萝,徙倚层霄发浩歌。北走峰阴凌紫塞,西来练影落黄河。诸天回薄星辰近,下界苍茫风雨多。眼底殊庭君自见,九还未就柰人何。
  • 5.《登金山二首·其一清朝·王士祯振衣直上江天阁,怀古仍登海岳楼。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石箄落照翻孤影,玉带山门访旧游。我醉吟诗最高顶,蛟龙惊起暮潮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