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南宿别贡士林执中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红烛离堂酒半醒,骊歌今夕若为听。故人好是身随桂,浮客空嗟迹类萍。

花屿晚钟湖上别,凤台春树梦中青。应知昼绣长林下,白首还来到玉瓶。

猜您喜欢

  • 1.《落花宋朝·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 2.《秋宵七恨·其五·笛元朝·李昱伶伦截竹才过尺,一吹能裂苍崖石。况复声闻折杨柳,对此令人多感激。中宵无人万籁静,天上残星犹历历,吁嗟恨尔之秋笛。
  • 3.《宋朝·高茂华中途留眼占星聚,一宿披颜觉雾收。
  • 4.《道林喜见故人宋朝·释德洪十年一别今重见,风度依然照映人。韵胜折松秋露骨,气和寒谷夜生春。三都君已传名誉,万事吾今付欠伸。梦境楼钟同此听,独寻陈迹记前身。
  • 5.《早朝明朝·朱高炽淡月低茜鹊,祥云绕建章。金门森羽卫,宝鼎霭名香。日上东方曙,风轻晓殿凉。千官朝退后,咨访接贤良。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