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从事新宁陈氏归隐卷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识子何太迟,谁家见颜色。胡瓶臈酒介轩楼,红烛离堂孔彰席。

忆昨见君毛骨奇,白面虬须秀两眉。九苞凤羽朝阳日,百鍊鱼肠出匣时。

清署淹留凡几载,百司共喜文无害。何意翻捐从事衫,到家偏著斑斓綵。

阶下红萱映白茆,活鳞香稻遍山庖。帘前肆伍淩霜竹,借与慈乌来作巢。

莫言村西一丘壑,小山松桂长如昨。心远能教地自偏,何必庐阜天台有猿鹤。

猜您喜欢

  • 1.《别馆元朝·方寒岩别馆数孤路,无聊谩坐穷。长年人事外,求夕客怀中。无酒睡难着,有书贫不同。衾寒起附火,挑拨几星红。
  • 2.《西归宋朝·晁端中安得龙山潮,驾回马河水。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
  • 3.《破阵子·秋夜明朝·李雯白露凉惊玉树,明蟾秋映金绳。帐底葡萄看数颗,阶前络纬听三更。灯花销复生。总是愁来角枕,那堪风度檐铃。自分人间怜只影,不知天上喜双星。银河无限清。
  • 4.《出增江与仁伯弟舟中夜酌明朝·李孙宸晚发增江岸,晴霞片片生。乱山迎棹出,孤鹤掠舟横。海阔月先得,天寒酒屡更。夜阑酬劝罢,横被到天明。
  • 5.《程昆仑招集万岁楼清朝·王士禄千寻江阁引诸峰,多景登临策短筇。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