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尼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情忆闺中悟已深,空门才到更澄心。楞伽读罢禅初定,野鸟林

猜您喜欢

  • 1.《读史·其十三元朝·吴当一方僻险控孙曹,兵术相疑治道高。尚父鹰扬身未死,讵应典午得称豪。
  • 2.《初闻鹤唳宋朝·沈辽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 3.《严滩上怀王仲房明朝·佘翔论交二十载,湖海邈高风。名自青云薄,诗多白发工。灵岩探玉笥,流水调丝桐。七里扁舟客,怀人数断鸿。
  • 4.《张同府菊会再和·其一明朝·吴琏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将缨足濯湘潭。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
  • 5.《秋霁·立秋日西溪社集明朝·吴洪化大火初流云已白,晴光十里凝碧。石雁交飞,云羊互拥,极目水天一色。商飙瑟瑟,暮蝉吹乱声如织。只未见,空外宾鸿,络纬催刀尺。我有狂朋、逸兴麦秋,扁舟欲放,不呼而集。...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