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道士归山用唐人韵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烟霞宁久别,归去礼元君。养道看黄老,将身寄白云。

人依松作伴,身远鹤同群。回首千峰暮,瑶歌鸟外闻。

猜您喜欢

  • 1.《春风楼元朝·陈益稷突兀重檐倚碧空,一间虚白四玲珑。马嘶古渡江村晚,鹤翥孤城海峤风。万顷波涛帆影外,两城烟雨角声中。朗吟人在清高处,拱北丹心列宿同。
  • 2.《和美叔澄心堂宋朝·沈辽已悟无生杜世机,谁能操笔更题诗。平居赤轴粗有适,老去长斋不强持。炯炯色空都可计,纷纷多事岂烦知。有人欲识澄心要,但问君知我为谁。
  • 3.《忆西园羁况寄李远及明朝·何巩道红蕖曲巷未生潮,记得同君过小桥。烟水隔江春暖暖,牛羊争路雨潇潇。忘忧共笑身流落,习懒都忘地寂寥。今夕一杯秋月院,独吟空绕绿芭蕉。
  • 4.《哭崔季嘿·其四明朝·李云龙手提三尺是龙泉,走马边城及少年。侠气至今销不得,散为烟雨蔽江天。
  • 5.《署中闻莺(馆课)·其二明朝·李孙宸玉署晴烟暖,花砖晓日迟。试啼还断续,幽意付谁知。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