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石门洞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猜您喜欢

  • 1.《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
  • 2.《兵火后还里宋朝·严粲十载青山几战尘,还家何处访情亲。儿时巷陌今难认,却问新移来住人。
  • 3.《十可行十颂(并叙)·入室宋朝·释清远问道趋师印自心,入门端的访知音。此生不踏曹溪路,到老将何越古今。
  • 4.《咏秦处士作枯松宋朝·释祖可秦郎真是旧摩诘,写出崔巍霜雪姿。林壑卷帘相照映,坐令公子发幽思。
  • 5.《苍梧·其一明朝·岑徵日月开虞代,风声变五弦。牂牁流不返,南狩是何年。瘴雨摧蓠芷,东风怨杜鹃。容华销旅食,泪尽百蛮天。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